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动态 > 协会声音

零售转型:便利店多态发展

日期:2019-12-23


在新零售时代下,传统零售行业在高租金、高人工、低吸引力等压力下,日渐失去往日光彩,但便利店因“小而新”的特点逐渐成为零售界的新气象,许多大牌电商加入该行业,总体上看我国的便利店正迎来新的“春天”。据《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实现便利店销售额2264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2.2万家,行业增速达19%。

“便利+”是零售转型的特色。便利店是以“便利”的基础上,一点点创新转型,不断提升着自身的竞争力。本来便利店就实行24小时服务,有时候早上来不及或者晚上回来太晚,买点吃的用的很方便。现在加上付款直接自助结账,既不用别人围观我买什么,也不用排队,更加方便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模式——盒马农超,就是鲜明的例子。帝王蟹、花蛤、小章鱼、波士顿龙虾等琳琅满目的海产品和各种生鲜,可以购买后现场制作食用,还有煲仔饭、米线等供选择,对面就是传统的超市,可以随心购买所需物品,并选择自助结账。盒马农超并非唯一的新零售模式门店,超级物种、7Fresh、便利蜂、7-11、每日优鲜等等众多便利+超市正在从原始的连锁运营、大卖场购物服务、单一的提供售卖服务的传统零售模式,向“线上+线下”“人工+智能”的新零售模式转变。新型便利店给人的感觉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了许多。

便利店的转型由多重因素发展的结果。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8228元,同比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这就为消费升级奠定了经济基础。目前,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正在加速从物质型消费为主转向服务型消费为主。在消费升级这一波浪潮的推动下,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企业,不断细分市场,优化消费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逐渐向精众的方向发展。这当然离不开,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升级,以年青人为消费主体的便利+超市,为精准购物体验,更向智慧化的方向在转变。另外,资本合作等也都为便利店的发展添油助力,从目前形势看,便利店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