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强数量第一,浙江国家级经开区“国考”再创佳绩
日期:2025-01-26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浙江3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十强,数量居全国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萧山经开区、宁波经开区、杭州经开区分别位列综合排名第6、9、10名,其中萧山、宁波首次进入前十强。4家经开区进入全国30强。
“考核结果显示,我省的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呈现出了能级跃升、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经开区外资外贸表现亮眼,开放带动作用显著。在单项排名中,萧山经开区、宁波经开区分列实际使用外资排名第1、3名,宁波经开区位列进出口总额排名第3名。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是对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发展质量等5个方面的量化评价,是一项全国性的全面“体检”,含金量极高。其中,对外开放占30%权重,涉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进出口总额等。
“我们始终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平台,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发挥了先行者、压舱石的作用。”萧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首入全国十强,主要得益于自身对外开放能级进一步提升。比如,总部位于萧山经开区的荣盛石化,在2023年引入了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的外资投资,是浙江当年最大的单笔外资,且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全部到资。自此,荣盛与沙特阿美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在原油采购、化学品销售、原油储存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成为了一家更加开放的以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发展为基础的国际型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萧山经开区综合排名较上一年提升了11个位次。
“这也是近10年来,宁波经开区取得的最好成绩。”宁波经开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经开区作为我省唯一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区内聚集了3个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1个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经过多年发展,始终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能级协调发展、高维度优化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港口+自贸区+保税区”的功能政策叠加效应显著提升,形成高能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态势。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省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决策部署,以开放平台提能级为己任,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摘自浙江省商务厅网站